今日导读
(资料图片)
· 工信部公开征求《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自律公约》;
· 上交所修订发布公司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业务指引;
· 明度智云收购智覓科技,共同打造CGT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 即时设计发布AI设计工具共创计划;
· 方正证券:经济回暖+政策利好有望推动银行估值修复;
宏观·趋势
五部门联合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2023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将对“假病人”“假病情”等欺诈骗保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具体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聚焦骨科、血液净化、心血管内科、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二是聚焦重点药品、耗材。三是聚焦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对异地就医、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后的易发高发违法违规行为,也专门提出工作要求。(新华社)
工信部公开征求《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据工信部消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证券时报)
中基协:积极应对数字化带来的市场变局,推动基金托管和服务业务数字化转型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三届托管与运营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基金托管和服务机构要谋划推动基金托管和服务业务高质量发展。第一,深入推动完善基金托管制度。第二,大力促进基金服务业务发展。第三,积极应对数字化带来的市场变局,推动基金托管和服务业务数字化转型。四,持续推动资管产品的净值化管理。第五,不断推动基金行业税收政策完善。第六,加大基金托管和服务方面的宣传,涵养健康的行业文化。(证券时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自律公约》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消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协会启动以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为主题的行业自律研究,并最终形成《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自律公约》。5月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组织召开《公约》发布会。首批腾讯、抖音、百度等71家单位签署《公约》。(证券时报)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为加强长江旅游高质量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和能力,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央视新闻)
工信部: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5日,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推进大会在重庆召开。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王江平指出,下一步,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加快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海量消费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消费体验,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提高中国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证券时报)
上交所修订发布公司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业务指引
为进一步强化债券信息披露的风险揭示功能,促进形成合理定价,提高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压严压实市场主体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立足问题导向和风险导向,结合前期监管实践,发布并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公司债券持续信息披露(2023年修订)》。本次修订主要包括4个方面内容:一是优化整合前期信息披露规范要求。二是聚焦风险导向、优化披露标准。三是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规范性要求。四是明确破产环节和市场化重组的披露要求。(证券时报)
深交所发布两项公司债券信息披露业务指引 持续提升存续期监管质效
据深交所消息,5月5日,深交所正式发布《公司债券存续期监管业务指引第1号——定期报告》《公司债券存续期监管业务指引第2号——临时报告》两项业务指引,进一步加强以偿债能力为重点的信息披露机制建设,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针对性,切实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不断提高债券存续期监管质效。下一步,深交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断健全完善交易所公司债券监管规则体系,持续加强相关业务规则培训,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压严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共同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证券时报)
山东:推动人工智能快成长、上规模、强实力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高水平建设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不断放大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效应,重点在开放协作、创新成果落地、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快成长、上规模、强实力。(36氪)
公司·事件
君实生物:与瑞迪博士实验室签署许可与商业化协议
君实生物公告,与瑞迪博士实验室签署许可与商业化协议,公司同意向瑞迪博士实验室授予许可,于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秘鲁、智利、巴拿马、乌拉圭、印度及南非开发及独占地商业化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瑞迪博士实验室可选择将许可范围扩大至涵盖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及其他9个国家。(36氪)
东望时代:与广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东望时代5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广厦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校园能源管理、低碳校园建设、校企共建专业、相关专业学生实训就业、影视剧合作、学校IP与校园文创开发等多个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双赢,深入开展长期、全方位的合作。(证券时报)
中洽资本与雲杉資本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中洽(湖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雲杉資本(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根据战略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为湖北地区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投资服务。具体合作领域包括高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36氪)
明度智云收购智覓科技,共同打造CGT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近日,生命科学领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明度智云宣布收购智覓科技。智覓科技专注于CGT行业数字化,收购完成后,智覓科技可充分共享明度智云的研发平台和市场资源。通过本次收购,明度智云快速切入CGT行业,同时将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拓展到临床和商业化运营板块,完善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数字化生态布局,未来明度将会以更完整的方案服务行业企业。
市场·资本
“财小白”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财小白”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华盛人和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品牌推广、人才建设和渠道布局。(36氪)
“赛美特”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
国产半导体智能制造软件供应商“赛美特”已于近日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G60科创基金、珠海鼎信、骆驼基金、阳光仁发、厚雪基金、立昂微等联合投资,老股东天善资本持续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半导体全自动CIM解决方案升级和团队规模扩充。(36氪)
“Buymed”完成5150万美元的B轮融资
东南亚医疗科技企业“Buymed”完成515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大华创投领投,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及公司现有股东Smilegate Investment、Cocoon Capital跟投。千赐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融资所获资金将帮助完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范围,以拓展公司在越南的业务覆盖范围。(36氪)
“昇印光电”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近日,平台型微纳米技术公司“昇印光电”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软银中国资本(SBCVC)、领航新界资本共同领投,昆山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精密电路板、太阳能网板等方面的设备投资、扩充产能以及技术产品研发。(36氪)
产品·技术
即时设计发布AI设计工具共创计划
近日,智能设计工具公司即时设计宣布,旗下AI设计工具“即时AI”结束内测,面向用户全面开放。据介绍,即时AI是全球首款脱离内测阶段,能让大家体验到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快速生成可编辑的UI设计稿功能的设计工具。同时,即时设计正式发布新一代AI设计工具共创计划,将与加入共创计划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升即时AI的产品能力。
网易有道发布AI口语老师剧透视频
5月5日,网易有道发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开发的AI口语老师剧透视频。据介绍“子曰”为有道自研的教育场景下的类ChatGPT模型。(36氪)
言论·研究
核心指标回暖,保险股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近期,A股五大上市险企股价表现强劲。从驱动因素来看,保险公司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等数据普遍迎来“开门红”,同时新业务价值这一衡量保险公司经营质量的核心指标增速由负转正。业内人士表示,在业绩表现和宏观经济预期的推动下,保险板块的市场吸引力持续上升,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中证网)
毕马威:中国大陆一季度风投总额为74亿美元
毕马威发布“风投脉搏”2023年第一季报告,指亚洲区内获得风投支持的企业完成1,773宗交易,融资额共135亿美元。今年首季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总额为74亿美元。报告指出,在第一季,亚洲对替代能源和电动汽车的风险投资需求仍然殷切,中国大陆和香港主导区内最大规模的交易。(新浪财经)
中信证券:中国免税行业重回消费回流的渠道扩容逻辑未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五一假期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同比大增120%,但较2021年同期高点降11.1%(对应购物人次下降9.9%、人均消费下降1.3%),价格政策、精品供给、代购行为等因素影响下购物转化率下降是数据表现平淡的直接原因。我们仍然认为应放眼长期,中国免税行业重回消费回流的渠道扩容逻辑未变。(36氪)
方正证券:经济回暖+政策利好有望推动银行估值修复
方正证券指出,2023年随着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步减弱,实体经济回暖有望加速,有效信贷需求将逐步恢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近十年来的低位,经济回暖+政策利好有望推动银行估值修复。个股方面,建议把握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优质区域的城农商行。第二条主线建议关注中特估主题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国有大行以及经济复苏背景下零售业务有望重拾高增的银行。(证券时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