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四月清明,春雨绵绵,钱江世纪城地铁站口,不少行人在布满鲜花的亚运青年V站前停留住脚步。
这是继鲜花小屋之后,盈丰街道亚运青年V站又一次活动。以“文明迎亚运清明寄相思”为主题,现场摆放了记事簿、鲜花、明信片和多种便民物件,引来众多来往的市民留言打卡。
“我之前就在这里做过核酸,疫情放开后,这些小屋闲置下来,我也觉得很浪费。”阔别多日,曾经的核酸小屋成了如今“多变”的样子,这让住在附近的钱阿姨感到格外惊喜,“现在几乎每个社区都能看见这种亚运青年V站提供便民服务,而且亚运马上到了,这个小屋也能成为咱们萧山一个标志性地点挺好的。”
随着移风易俗和文明倡导的推行,这些年,钱阿姨的清明与以往也有了极大的区别,“我现在都是在网上祭拜一下,点盏灯来怀念故去的老人。”
周女士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领,“刚刚在这里还拿到了应急的口罩,小屋里还有不少标语,让我感觉亚运越来越近了。”她在记事本上写下自己对亲人的祝福,“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亚运青年V站是由杭州团市委牵头统筹,在交通枢纽、广场街区等重点区域设立的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这间小小的屋子将承担起协助保障城市运行平安和谐、通行有序,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嘉宾、游客提供志愿服务的功能。
作为疫情时代象征的核酸小屋从此有了新的意蕴,这是与时代共迈步、共呼吸的必然路径。除钱江世纪城地铁口的站点外,盈丰街道还有29处亚运青年V站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各“亚运青年V站”也向全社会招募志愿团队、公益组织,计划6月前全部完成特色V站打造及志愿者上岗。
届时,带有翠绿色彩的亚运青年V站与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将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让小小驿站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窗口,切实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标签: